5月12日上午,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承担的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双季稻区稻田杂草抗药性监测及治理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现场评议会,在湖南省沅江市草尾镇人和村召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梁帝允研究员、中国水稻研究所陆永良研究员、省农业委员会唐会联研究员、湖南农业大学曾爱平教授、益阳市植保站曹志平研究员,院党委书记柏连阳教授、院水稻研究所夏胜平研究员等领导和专家参加此次会议。
专家们现场考察了沅江市草尾镇人和村实施的双季早稻抗药性稗草防控技术示范田,听取了项目组工作汇报,审查了相关资料。经充分咨询和讨论,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防控技术方案科学合理,对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除草剂和激素类除草剂产生抗药性的多抗性稗草防除高效,对水稻安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一、该研究选用噁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丙草胺等不同作用机理的靶向性除草剂,将土壤封闭和茎叶处理组合,形成了对抗五氟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和抗二氯喹啉酸(激素类)的多抗性稗草的防控技术方案。经现场调查,方案一(丙草胺+氰氟草酯)对稗草的防效达96.6%,方案二(丙草胺+噁唑酰草胺)对稗草的防效达100%。
二、该防控技术方案,具有对水稻安全的特点,田间考察结果,其安全性明显高于二氯喹啉酸、双草醚等主要除草剂品种。
三、该防控技术方案选用的除草剂品种低毒、低残留,对施用者和环境安全。
专家们建议课题组进一步加强相关配套技术研究,完善技术方案,扩大示范推广。